你再弄亂,我就把東西通通丟掉!
整好-阿好教練 寫到 :
孩子不整理,通通丟掉教訓最有效?
身為家長的父母們,教養孩子時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課題,其中不少家長對於要求孩子整理房間這檔子事就感到十分苦惱,跟大家分享有次從一位家長口中聽到他們怎麼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整理房間:「講了很多次,還是講不聽啊!有次他爸爸抓狂,就把他房間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掃到垃圾桶裡面,之後他就不敢把房間弄亂了。」
語閉,露出一種「看,果然就是要這樣教才有用,好說歹說都是浪費功夫」的驕傲神情。是的!孩子確實再也不敢弄亂房間了。大人也獲得想要的結果:乾淨的環境。
可是……
1.這樣的行為是出於理解整理的意義、好處,還是只是因為害怕再次被粗暴對待?
2.整理帶給他的印象是快樂、正向的,還是負面的、恐懼的?
3.有天當孩子成人離家之後,沒有父母在旁邊監督,他還會自發性的維持整齊嗎?
暴力有效但負面影響更深遠
暴力很簡單,也可以達到立即的效果,不過所帶來的影響是最為負面的,孩子不只沒有學到整理的意義,他還可能把父母的行為當作模仿。我有以下的看法:
1.試想在一個強調民主與尊重的社會下,認為我是對的、是為了你好,但你不聽我方式做事,我就可以動手打你、破壞你的物品、羞辱你的人格嗎?
那麼是否有一天當孩子成年,父母需要仰賴孩子照顧的時候,也能用這種方式:大聲喝斥、破壞長著的物品,好讓長者乖乖配合、聽話呢?
2.孩子的模仿力是很驚人的,在外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做出不得體的行為:大聲喧嘩、語出髒字、動手打人,在仔細看看父母的行為,其實並不二異,就是長期模仿照顧者的言行罷了。
所以一旦他習慣被這樣對待,那麼他也很有可能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同學、朋友、同事。因為別人不聽自己的意思,就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並且以破壞別人的物品的行為呈現。
3.又或者當他被外人如此對待的時候,他也不知道這是錯誤的。反正我的爸媽都是這樣對我的,爸媽都是對的,所以我不應該生氣、反抗,我就是應該被這樣對待。進入受虐者的困境中。
曾經有父母強行脫去孩子的衣服,並威脅:「你的衣服、包包、鞋子都是我買的,房子也是我的,因為你做了OOO,所以你沒資格繼續用這些東西,你給我脫掉、滾出去。」
這些都是成人利用與未成年者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下,進行的脅迫和暴力,雖然層級不同,被背後的根源都是一樣權威的─ 我是大人,你就是我的所有物,就是要聽我的命令。
(圖片來源/ unsplash)
找到不整理的成因
不會整理大約可分成2種:
1. 原生家庭就不會整理,雖然父母常常唸要維持整潔,但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落實,父母找不到整理的要訣,也做得不開心,卻希望孩子要主動做。
2. 原生家庭做得太好了,通常是媽媽或是有傭人,所以孩子從來都不需要學習,弄亂了就會自動變整齊,有天當媽媽、傭人不在身邊、有自己的家庭,就無法自理。
每位家長在對伴侶、孩子發脾氣之前先想想:
‧你有比他們會整理嗎?
‧你有從整理中獲得喜悅與平靜,並傳達給家人嗎?
‧你的伴侶在婚前有整理的能力,婚後願意協助嗎?
‧你有發揮出影響力,還是直接幫他們解決問題了?
放手才有機會學會動手
最後大家可能會想問:
「我一個人已經試過很多方法,還是做得很痛苦、很累,怎麼辦?」
在整理師這個行業中,最重要的職業道德就是「尊重客戶對物品的取捨」。無論是孩子、長者,我們可以教導,但不能強迫他人捨棄物品。這不僅是物品所有權的關係,更深層的原因是:
每樣物品都在所有人的生活占有一個位置,我不能決定他的人生、為他承擔,所以只有他能自己做決定。
孩子今天學不會整理,但只要他活著的一天,遲早他都要面臨到這個課題的,父母無法教會孩子所有的事情,但生命會教他的。就算他不會,還是能活得好好的,那也是他的本事。
【當我們把決定權還給當事人的時候,他才能為自己負責任。】
劃分管理區域
將空間區分開來,孩子的空間自己管理、伴侶的空間自己控制,你只要依照你認為舒適的標準,維持自己的空間。
針對公共空間訂出每人可以使用的範圍,例如爸爸用這兩個抽屜。平台都要淨空,每晚檯面上若有私人的物品,就送回到他們各自房間、區域,就算是垃圾也一樣,由他們自己處理。
維持環境整潔,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做好你的部分就好了,放過自己、尊重他人,好嗎?
★重點複習
●了解整理的意義、享受整理的過程與好處,才能產生行動。
●立即見效的方法,長遠來看未必是正面的。
●對孩子發脾氣之前,先問問大人自己有做好嗎?
●放手才有機會學會動手。
整理收納達人─ 生活教練 阿好
兩年的到府整理服務資歷。經營「整好 奇蹟女子的人生整理」部落格,分享空間規劃、整理收納、生活管理等內容。
以傳播「整理的奇蹟」為使命,期待帶給將家務視為自己責任、一人默默承擔壓力的女性們,不只擁有舒適美觀的空間,更讓生活變得順暢,成為自己人生、時間、心靈的主人。
整好 奇蹟女子的人生整理部落格:https://chengho.pmp-world.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