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質垠 物境之美│混搭風│29坪
古物、老件、器物之美,蘊藏歷史的沉澱與當代的美感,攜著情感記憶所散發出的獨特韻味,是一種帶著歲月溫度的雋永之美,更是一種對生活時光深層的凝視。屋主是一名奶奶,對她而言,這些昔日乘載著故事的老件傢俱,都是別具意義的陪伴,希望能在新家中續緣份與再使用。菸氏制所從半毛胚屋,循著居者的生活樣態仔細推敲打磨,以自然純粹的空間底色,使老件們與現代審美並行不悖,互為彼此的點睛之筆,同時,又以細膩的材質紋理,敘寫明淨輕靈的氛圍,構畫出詩禪合一的生活境域。
恆常性的儀式意義在於身,更達於心,由外步入室內的轉折點,是返家後切換心境的第一儀式感。玄關以屋主珍藏的佛藝雕刻做端景,透過間照所散發出的光暈與景影,讓藝術性與儀式感無聲地彌合,渲染出家的優雅情愫。空間以安全舒適為前提,在行走路徑及區域轉換中貫穿無落差地坪,貼心設想未來使用輪椅的情境。
從落塵區灰系地磚,踏入由木質鋪敘的敞亮室內,由暗轉明的視覺,婉轉而出下一段主題,設計師巧妙以輕而緩的張力釋放寧靜的訊息,同時將儲藏室化為白色量體納入其間,而天花突兀的橫梁,也在圓潤的弧形筆觸下,柔化邊界化解壓力。
迎著光軸敞開寬闊的視野,空間以杏白、米黃交織出柔軟細膩的畫布,讓光影、暮色相映成趣,變幻多種日常景序。在公領域的格局思考上,設計師透過自由無形的回字型動線,以一種「煙」或「氣」的存在,串連客廳、佛堂與餐廚區,讓人與區域交互間穿梭、連續、相互借景。客廳與佛堂藉著一座雙面牆劃開兩半,木質與石紋前後相生,既營造出放鬆休閒的感受,亦不乏禮佛時的莊嚴。從老家卸下的實木窗花,涵藏著舊時光美好的點點滴滴,設計師遂將一扇鑲於客廳天花,溫柔為居者保留溫暖的記憶。
在既有的開放式餐廚區中設劃中島餐檯,懸吊而下的果實吊燈,是屋主的收藏,溫潤的形體與色調,埋下了與女兒餐敘、相聚佐伴的幸福種子。呈梯形的中島底座,由大理石與樂土共築,石材纖緻的流紋、潤澤的肌理,在樸實的水泥質地包覆下,更添雅致。穿越木格柵和深色木皮拼合的廊道,再次啟動由淺轉深的場景調度,牆面設有畫軌可供屋主擺掛藝術畫作,自成一方藝廊,也讓心緒在此歸於和緩。
主臥房淡雅簡靜,不刻意做滿,僅以ㄇ字型的木質勾勒窗景、在床頭框構簡約的溝縫線條,讓有餘裕的地方,隨著豐盈的暖光,化成放鬆小憩的隅角。通往更衣間和浴室的流暢動線,在無門的半牆體中成形,也延續了無障礙設計的理念。衛浴採用屋主喜愛的仿水磨石磁磚鋪陳,並透過垂直向的拉框,植入多元的收納機能。留給女兒暫居的次臥房透散著清新的北歐質感,以輕淺的木紋、一彎曲弧,拼織出有趣的視覺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