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光引景聚石植木 天光微風綠意共徘徊-幸福空間

當人們大刀闊斧展現文明時,忘了自己也曾是自然裡的一份子,格綸設計團隊意識到,人類本從大自然而生,生理身體想念著原始與曠野,希望依循這份人類天性,發掘自身修復的能力。在人們與自然過度脫鉤的時代,格綸設計藉由自然力療癒生活中的不完美,以借光、引景、聚石、植木等手法築室造居,嘗試將自然界穩定的線條轉化成空間支點,輕淨的透明感做為展示大自然的理想型態,建築、空間、環境三者相互映襯,產生相依相偎的親暱關係,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借光引景聚石植木 天光微風綠意共徘徊

2017-09-18| 人氣:7197

幸福空間專欄

 

當人們大刀闊斧展現文明時,忘了自己也曾是自然裡的一份子,格綸設計團隊意識到,人類本從大自然而生,生理身體想念著原始與曠野,希望依循這份人類天性,發掘自身修復的能力。在人們與自然過度脫鉤的時代,格綸設計藉由自然力療癒生活中的不完美,以借光、引景、聚石、植木等手法築室造居,嘗試將自然界穩定的線條轉化成空間支點,輕淨的透明感做為展示大自然的理想型態,建築、空間、環境三者相互映襯,產生相依相偎的親暱關係,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幸福空間專欄
▲引景入室延攬天光,再聚石、植木築室造居,達到天人合一的設計。

 

位於新店溪畔的建築,誠如孔子所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傍水而居、依山而棲,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無不展現對山水的崇拜;虞國綸設計師也認為,在面臨人工製品充斥的世界,人們離不開空氣、水、光等自然元素。於是,以窗框景延攬遠山近水,宛如卷軸橫幅山水畫於眼前攤開,白晝是一片浮光掠影,粼粼波光間,空間與山水親密依偎,夜晚星辰點點墜入水面,在水一方,將城市日夜繁華盡收眼底。

 

幸福空間專欄
▲大窗框景美景於眼前展開,室內外界線頓時模糊,空間與環境關係變緊密。

 

幸福空間專欄

▲空間與綠意本是可相依而生,拉近人、自然、空間三者的距離。

 

但最吸引人的景色,莫過於一片銜接遠山綠水的室內花房,一株株植栽花卉,垂掛花架或擺放地面,抑或是順壁面生長,坐在沙發上讓人有置身在山林裡看電視的錯覺;在自然光的澆灌下,一叢叢的綠色地景,幻化成一顆顆綠寶石,錯落鑲嵌在這座城市花園裡,散發璀璨耀眼的光芒,為空間呼吸著芬芳。

 

幸福空間專欄
▲一叢叢叢綠意打造室內花房,綠色植栽垂掛或擺放在地,愜意悠閒感自然而生。

 

幸福空間專欄
▲綠意變成空間綠寶石,與生活緊密鑲嵌,散發出璀璨耀眼光芒。

 

空間與環境共生相伴下,透過直接而抽象的形式,讓外在有機自然因子,轉化成空間介質。生活軸線經解構重組,泛起一圈圈蕩漾的漣漪水波,巧妙化轉為應和生活的旋律,依循河岸流線造型,曲度水紋線串連起公私領域;憑藉陽光、空氣、水的牽引,形成穿透流動視野,反應了天地秩序與律動,動靜交融之間,空間化零為整,如積木般重組排列,模糊了室內外界線,讓山與水好似遠在天邊,卻又近在眼前。

 

幸福空間專欄

▲有機線條於室內緩緩流動,呼應依山傍水的自然意象。

 

幸福空間專欄
▲天花板上蜿蜒出流線造型,掀起陣陣水波漣漪。

 

另一處綠意簇擁的老屋,同樣擁有異曲同工之妙,建築坐落於風光明媚的陽明山上,盡可能打開室內格局,讓綠意包圍空間,盛夏山林裡花香草綠,蟬鳴不絕於耳,自然光穿過樹梢灑落一室,透過實體牆界的破除,模糊了家與自然的界線,人、空間、綠意悄然無聲,「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物我兩忘的心境頓時浮現,成就遺世絕塵之境。

 

幸福空間專欄
▲建築三面採光被山林包圍,藉由窗景框塑一幅幅山居意象。

 

幸福空間專欄
▲臥室透過窗戶可一覽窗外山林美景,擺放一張閱讀椅就可發呆一下午。

 

從大自然擷取設計靈感,空間內木石材質大行其道,藉由不同拼貼型式,帶來深淺不一的錯落層次,木質肌理一絲一縷,收攏機能和動線,在鐵件構築下,豎立起一道屏障,篩落濃淡得宜的光影,將刺眼光線轉換出絲綢般柔和光氛,隨著左右推移變化出不同端景效果,隱約遮掩餐廚區視線。


幸福空間專欄
▲木質與鐵件的搭配,讓空間豎立起一道屏障。

 

幸福空間專欄
▲屏風篩落一束束光影,隨著左右推移,變化出深不可測的流動層次。

 

木皮彷彿有生命般攀爬上天際線,相互交疊出細膩層次,散發出手作暖意,串聯起天地壁空間表情。輔以重點的灰黃色板岩,刻劃陡峻岩壁經沖蝕後形成的鑿刻線條,粗獷樸拙之美悄然化開,一旦居者親身經歷觸摸,一陣孤寂感兀的迎面襲來,讓人彷彿置身在原始曠野中,不由得靜心沉思,為慵懶愜意的生活做了註解。

 

幸福空間專欄
▲木石共舞打造出北歐度假木屋景場,讓人感受到全然地放鬆。

 

幸福空間專欄
▲手作感鑿刻出岩壁陡峻紋理,當光線不偏不倚灑落,產生一股曠野孤寂感。

 

 

撰  文 | Shannon

圖片提供 | 格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