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世代的家族居所 展開療癒的新生活-幸福空間

親手打造一棟房子留給下一代,是這個家族裡,作為父親這個角色,一項神聖且意義深遠的冠冕。也因為有了「代代傳承」的枝繁葉茂,有了親情的期許、養分滋潤,才讓這座從空地、完整建築量體到室內機能配置一氣呵成的設計案,更顯與眾不同。

傳承世代的家族居所 展開療癒的新生活

2016-10-07| 人氣:18234

 

幸福空間專欄▲以大量L型構件上下交疊構成的建築立面,闡述洗練的現代建築美學,在周遭的地景間也格外獨特耀眼。

 

 

親手打造一棟房子留給下一代,是這個家族裡,作為父親這個角色,一項神聖且意義深遠的冠冕。也因為有了「代代傳承」的枝繁葉茂,有了親情的期許、養分滋潤,才讓這座從空地、完整建築量體到室內機能配置一氣呵成的設計案,更顯與眾不同。

 

斜揚頂蓋 引光灰階載體
空間診療師—譚淑靜與她所領導的禾築設計團隊,有別於以往被侷限於空間內部的接案方式,這次從建築結構初期就全程參與。由量體外廓、採光開窗座向、每個樓層不同的屋高比例起始,結合建築的座落環境、當地氣候、日照角度、通風路徑等物理面條件,到譚淑靜設計師一貫依循人與生活、空間必須親密相生,同時整合家族記憶與綠能永續等人本思維;讓建築不再是冰冷的水泥盒子,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

 

這座無論任何天候都一樣吸睛的灰階載體,外觀色調歷經多次調和,頂蓋揚起的幅度,不只是因國內建築法規而成,也是將大量光源從四樓順梯線直貫每個樓層的設計亮點。

 

幸福空間專欄
▲建築頂部斜揚、側面開窗,引入大量自然日光,順著梯線形成採光渠道,一到四樓即使不開燈也明亮舒適。

 

 

被動式建築 光與景全時流動
基地周邊由於是較為空曠的重劃區,通風、光線與景觀條件佳,於是譚淑靜設計師善用室內梯的位置,結合俐落的中空踏階和鐵件玻璃扶手,加上梯間開窗的水平景深,使光線和微風、視線,能在上下四個樓層間自由流動穿梭。以被動式建築為主要思考方向,藉由垂直動線引導、開窗對流為建築降溫,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期間,也能減少空調使用率。梯間附近也規劃部分房間開口,讓視線可以多些轉折伸展,延攬前、中、後景。如此依附環境特徵,順勢而為的被動式設計,不僅能減少人為消耗,也能自然而然圓滿綠建築的真諦。

 

幸福空間專欄
▲梯線本身由鐵件打造的線性結構,因室內為白色基底而更為立體,周邊技巧性的開窗引景,讓行進間樂趣橫生。

 

幸福空間專欄
▲由室內梯構成的垂直動線,在這裡是個完全顯性的存在。加大且平緩的木質踏面,在光線透析下形成了美麗陰影。

 

 

傳承生活記憶 寓意深遠
「傳承」是整個建築量體的精神旨趣,而客、餐廳是凝聚情感的首善之區,為了回應不同世代成員對家的深切期待,譚淑靜設計師特地將一些舊時代的印象與現代場景結合。好比在挑高四米二的餐廳區,除了開放式串聯生活場域,創造一家子和樂融洽的聚落中心,溫潤的木質造型主燈,其設計發想的概念,更是寓意深遠。

 

由於市售燈具不太能符合現場需求,於是譚淑靜設計師決定親自設計,引用傳承之意,剪輯老一輩人們,夏天時總喜愛聚集涼蔭下活動的記憶。長輩們手搖蒲扇棋盤鬥弈、孩子們則赤著腳追逐嬉戲,而耀眼的陽光穿過樹梢斑駁灑落,這一幕幕如同一首無聲的時光組曲,牽動著眼前的畫面構成,成為燈飾造型的發想基點,亦交織出獨一無二的餐廳風景。除了考慮挑高四米二所需的舒適照度,錯落的木質語彙隱喻枝枒伸展,連同天花板張力十足的亂序線性燈溝,都是上述概念的連貫性體現。

 


幸福空間專欄

 

幸福空間專欄
▲錯落木質燈飾隱喻樹木枝枒,照明則是穿梭葉間燦爛日光,融入舊時人們聚在涼蔭下的回憶。

幸福空間專欄
▲餐桌與中島軸線旁一口氣整合了多元的生活機能,包括海量的收納櫃、茶水櫃、以及隱密的熱炒區入口。

 

 

靜謐對話的自在溫度
從建築端開始策劃,譚淑靜設計師以細緻的觀察推演,打造簡潔為上卻內容豐富的生活情節。光是餐廳附設輕食區、收納櫃、茶水櫃等巧思,都經過反覆的沙盤推演,毫無多餘的旁枝末節干擾空間的輕盈、透明感。無論公、私領域皆不見喧嘩誇飾的材質及色彩,空間配比、色彩計畫與相對應的傢俱、軟件,都是恰如其分。三樓一上來的起居廳,乾淨的牆面僅以點狀燈光凝聚焦點,蓄意的留白勻出想像空間,也塑造沉靜寧適的安居氛圍,讓人與人、人與空間,自然展開自在溫和的對話。

 

幸福空間專欄
▲用色用材,充分展現沉靜內斂的質韻,讓輕緩自然的節奏,在家庭聚落中悄悄蔓延。

 

幸福空間專欄
▲客廳電視牆輕巧的半牆量體,既能屏障下樓梯的視野,也是場域轉換的象徵性邊界。

 

幸福空間專欄
▲設計的精華在於設想完善卻沒包袱,而適度的留白,則為使用者保留更多的生活想像與彈性。

 

彙整編輯 | Chris

圖片提供 | 禾築國際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