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對空間的感知!北美館兒藝中心「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教育計畫-幸福空間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簡稱北美館兒藝中心)於10月12日(六)起,推出「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教育計畫。本次教育計畫以「點線成面」為主題,由館內策展人郭姿瑩策劃展出多田美波、李元佳、林壽宇、陳曉朋、康雅筑、謝榕蔚等6位藝術家作品,讓大小朋友透過繪畫、雕塑、編織、空間裝置、攝影等各類藝術類型,探索對空間的體驗與思考。

重啟對空間的感知!北美館兒藝中心「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教育計畫

2024-10-14| 人氣:3351

▲北美館兒藝中心「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主視覺。(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簡稱北美館兒藝中心)於10月12日(六)起,推出「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教育計畫。本次教育計畫以「點線成面」為主題,由館內策展人郭姿瑩策劃展出多田美波、李元佳、林壽宇、陳曉朋、康雅筑、謝榕蔚等6位藝術家作品,讓大小朋友透過繪畫、雕塑、編織、空間裝置、攝影等各類藝術類型,探索對空間的體驗與思考。

 

自康丁斯基作品汲取靈感 打造立體幾何式展場

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在1926年出版《點、線、面》,具體分析構成藝術的三個基本元素:點、線、面,深入討論它們在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及意涵;「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展場設計靈感來自康丁斯基作品《構成第八號》,觀眾能實際在立體幾何式的展場結構中穿梭。透過本館典藏以及臺灣、日本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邀請觀眾深入展覽,以超越視覺的感官體驗,探索點、線、面所激發的情緒、感受和視覺效果,重新喚醒對空間的敏銳感知。

▲北美館兒藝中心「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展場設計模擬圖(圖片提供/何侯設計、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灣抽象畫、觀念藝術開拓者之一的李元佳曾經師承李仲生,並受康丁斯基的影響,創作風格呈現東西方融合的個人特色。在50年代末發展對「點」的興趣,他認為點是起始亦是結束,簡潔的形式也寓含著宏大的宇宙與生命。《無標題7》以水彩在紙上呈現具有書法運筆、濃淡乾濕變化的幾何筆觸,表現出帶有音樂性的抽象畫風。《無標題17》在紅色畫面中繪製單一、重疊的小點,讓「點」從單色空無中成形,呼應東方思想的「有無相生」。

▲李元佳《無標題7》,1958,水彩、紙,39 x 54.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元佳《無標題17》,1963,油彩、布、紙,14 x 89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藝術家林壽宇以極簡幾何構圖著稱,建築學科的訓練背景讓他的作品帶有建築的冷靜與空間感,作品《一一四》細緻且整齊地重覆黏貼白色色塊,形成近乎純白的漸層,三條突起的細線讓僅使用線條構成的作品在極簡形式中充滿細節及變化性。

▲林壽宇《一一四》,1968-1974,綜合媒材,64 x 77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曉朋的《一居》以七巧板為創作靈感,結合線條、幾何元素,搭配黑、灰、白呈現當代城市意象與生活節奏的韻律感。不鏽鋼雕塑作品《閑》來自日本藝術家多田美波,藉由金屬反光的特性,固有的折線、塊面交織光線耀動的軌跡,讓雕塑的不同塊面隨著觀眾的身體移動呈現變化萬千的反射效果及光澤,如同開啟另一個視覺空間。

▲陳曉朋《一居》,2001,壓克力彩、畫布,91.5 x 122 x 5 公分,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收藏。(圖片提供/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

▲多田美波《閑》,2000,不鏽鋼,38.5 x 50 x 2.5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康雅筑的《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系列,募集民眾家中剩餘的毛線與未完成的織物,以此作為織毯畫的媒材,本次展出三件作品,分別再現紅色鐵皮屋頂、綠色自行車道、被砍伐的行道樹切面等城市一隅;透過一針針編織成線,再成面的過程,連結平面作品及不斷變化中的城市空間記憶。

▲康雅筑《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1》,2023,多樣化毛線、布、地毯膠,72x 61公分。(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

▲康雅筑《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2》,2023,多樣化毛線、布、地毯膠,72x 61公分。(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

▲康雅筑《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3》,2023,多樣化毛線、布、地毯膠,74x 61公分。(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

 

謝榕蔚《晦映2022.12.25》使用藍色原子筆規律地在紙上畫出一條條密集且平行的線,再以水暈染,白紙自底下微微透出猶如銀白月光,呈現既理性又感性的藍色風景。《漫步月光》是謝榕蔚現地製作的全新作品,以柔和月光為主題,在空間中投影藍、橘及白色幾何塊面,當人與空間中散落的球體互動時,透過光線的反射給予觀眾有別於以往對空間的認知與感知經驗。

▲謝榕蔚《漫步月光》,2024,纖維、人造光、PVC球,尺寸依空間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觀眾實際動手參與 探索點、線、面與空間的關係

展場尾端呈現三件極具代表性的臺灣現代主義建築照片,包含外牆鑲嵌黃色、綠色琉璃筒瓦,又有洞洞館之稱的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造型取自雙手合十祈禱意象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以及大家所熟悉,由四面管狀結構形成「井」字形布局的臺北市立美術館。讓觀眾隨著展覽動線,從點、線、面等基本元素,在多種感官的體驗中,逐步進入展覽核心,最後連結至實際建築案例。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張肇康與有巢建築事務所合作設計。(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2),貝聿銘、張肇康、陳其寬設計。(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1983),高而潘設計。(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本次教育計畫特別自作品延伸規劃5個互動裝置區域,將大工作坊轉化為「如果我是一個圓」空間體驗室,讓觀眾能實際動手參與,探索點、線、面與空間的關係。展期間舉辦多場定時導覽、團體導覽,亦推出「大小空間裡聲音探險」及「帶著形狀去跳舞」工作坊,相關資訊與報名辦法請關注北美館兒藝中心官網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

▲▼北美館兒藝中心「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互動情境照。(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彙整編輯:May

圖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標籤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