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老屋,擺脫老態翻身的四大設計原則-幸福空間

房屋與人一樣,隨著屋齡漸增,屋況也會自然老化、慢慢變差,因此,不少購買中古屋的人會趁著買賣易手之際,依著新屋主需求重新裝修改造;就算房子沒有轉手,原屋主也常因居家成員成長、變化而需要翻新,讓不合時宜的老屋格局也能與時俱進,甚至回春轉生成為時尙好宅。

懷舊老屋,擺脫老態翻身的四大設計原則

2020-09-24| 人氣:4114

房屋與人一樣,隨著屋齡漸增,屋況也會自然老化、慢慢變差,因此,不少購買中古屋的人會趁著買賣易手之際,依著新屋主需求重新裝修改造;就算房子沒有轉手,原屋主也常因居家成員成長、變化而需要翻新,讓不合時宜的老屋格局也能與時俱進,甚至回春轉生成為時尙好宅。

 

設計原則 1|夾縫中求生存的採光計劃

隨著現代人對居家健康環境要求的提升,採光成為許多人買屋的第一考量要件。然而,早年許多房屋只有單面採光,或因長屋格局只有前後光源,加上老房子為了爭取更多房間數,常會過度隔間,導致過多牆面讓室內光線一再受阻,進而使陰暗成為老屋最為人詬病的問題。

為了爭取更多光源,除了在法規許可下盡量加大開窗外,開放格局可說是根本解決之道,將不必要的隔間牆拆除,例如書房、廚房,及小又不實用的房間,少了這些牆面可讓光源更容易進入屋內,讓居住空間更為明亮健康。但若是眞的無法刪減隔間牆,也可以利用穿透材質取代實牆,讓光線穿透入室,而在需要隱私性時只需搭配窗簾作遮擋就可保持獨立性。另外,還可採用拉門或折疊門設計來讓隔間更靈活變化,如和室或書房等空間平日不使用時可全開引入光源,使用時關上門片就可享有獨立房間。

▲為了讓室內有更充足採光,將沒有對外窗的空間環繞著天井規劃,除引入光源,搭配植生牆則更有綠意。(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璞沃設計)

▲為珍惜難得採光,將電視牆連結陽台植生牆座區來凸顯自然感,並搭配百葉簾保留更大窗面,讓光線更無阻。(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一它設計)

 

設計原則 2|詮譯現代生活的格局配置

房子是乘載生活的容器,室內的設計也會隨著社會轉型而變革。過去家戶人口的核心結構為二代或三代同堂,與今日社會多為小家庭、夫妻或單身居住的結構不同,因此,住宅格局自然也要跟著變化。早期室內設計重點多放在客餐廳等公共區,臥房私領域則較少受到重視;而且為防油煙外溢,廚房多採封閉式,餐廳也少與客廳合併使用。

如今西化生活習慣讓開放格局大受歡迎,同時雙薪家庭增多,讓廚房使用率降低、開放性提升,不少屋主在規劃時便指定要作開放式餐廚空間,並對客廳產生排擠效應,讓客、餐廳空間的佔比日益趨近,二區域界線也愈見模糊。

在私領域則有將收納與睡眠區隔的趨勢,若空間許可則會另闢更衣間,使睡眠區更單純。老屋常見多而難用的小房間格局也逐漸被摒棄,若中小坪數屋型則以長住的家人需求為主,對於客房或在外工作的子女房則傾向不保留。

▲以餐廚作為空間重心,並搭配伸縮長桌提供使用靈活度,讓好客的屋主盡情招待親友。(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方構設計)

▲因人口簡單無需過多隱私考量,故以局部牆面取代完全隔間,讓衛浴與起居區形成回字動線格局,更開放且便利。(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 Studio In2 深活生活設計)

▲為擁有開放的居住感,將書房捨棄獨立格局,改以半牆來界定客廳與書房,半開放設計也讓家人互動更好。(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構設計)

延伸閱讀:小卻更好住的4大小格局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3|與老屋樑柱共生共存

早期建築規劃與室內設計各司其職,導致老屋內常有不合宜的低樑與柱子橫陳問題;當然有些樑柱也可能是因為改造為開放格局後原本隔間牆留下的問題,不管如何,遇到與結構相關的樑柱該如何處理呢?

由於結構樑柱會影響房屋安全性無法移除,只能設法融入新格局之中。以大樑來說,可以選擇封天花板的作法,但若考量屋高較低不想封板則要從虛化大樑來思考,例如選定在樑下方作成裝飾主牆,或是利用櫥櫃設計將大樑包覆進櫃內,這類設計常見於客廳、書房;若樑在正中央則可利用它來固定吊燈,讓大樑存在合理化,最常用於餐廳。但若是大樑位置怪異難以掩飾,也可利用木作造型來讓樑融入設計中,避免突兀感。至於柱子則可藉用作為區域界定的基準,像客廳與書房之間就很適合;另外,可用鏡面包覆創造反影效果,或是配合櫥櫃將柱體藏入櫃中,減少格格不入的感覺。

▲將過低大樑下方規劃為沙發座位區,再以木皮作包覆裝飾,刻意凸顯大樑的手法反而如造型般呈現設計感。(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璞沃設計)

▲將突兀柱體塗覆與牆面同樣水泥色,有助於讓柱體融入牆面中,且在柱體與牆面的夾縫設層板櫃,讓柱體合理化。(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st design Studio)

▲將窗邊大樑下方設計為臥榻收納區,讓人可在此區坐下活動而減緩壓迫感,而木皮斜切包覆也可消弭大樑感。(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st design Studio)

 

設計原則 4|良好通風讓老屋與家人更健康

許多老屋一進去就有一種潮霉味,這可不是甚麼懷舊氣息,實際上是長期不通風造成的。由於早期建築不時興大開窗,窗戶尺寸與數量都比新建築要小且少,加上房間多、隔間牆也多,讓通風問題更形嚴重,長期下來濕氣重,穢氣無法排出,塵螨、細菌更容易叢生,家人久住其中也容易生病,因此,接手老屋最好徹底解決這問題。

首先,從外而內檢視開窗,看能否加大窗型,其中老公寓的客廳落地窗常因前陽台而退縮,若陽台也有鋁窗則會讓氣流被攔下不易進入室內,建議可將客廳與陽台的鋁窗整併設計,避免雙重阻隔。而在隔間上也可考慮局部作開放式設計,使通風更順暢。如果無法拆除隔間牆可考慮在牆面上作開窗設計,例如只有前後開窗的長屋格局就可藉由開氣窗讓氣流進入房間內。其它還可利用空氣交換器或除濕機、抽風機等機械通風設備來改善室內空氣,讓空間更乾爽。

▲為改善陰暗與不通風屋況,公共區採全開放格局,僅以鞋櫃區隔玄關與客廳,確保光線與氣流都通暢。(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構設計)

▲▼僅前後開窗的長屋格局加上低樑讓室內光線與通風都不佳,重新規劃後以減少隔牆阻礙來確保空間開闊,空氣也更為流通。(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st design Studio)

延伸閱讀:舒心好宅常有的10大設計,你家有幾個?

 

【本內容節錄自精選好書《格局設計全書》】

書名:格局設計全書

出版社:台灣東販

作者:東販編輯部

彙整編輯:May|圖片暨資料提供:台灣東販|書名:格局設計全書 | 作者:東販編輯部

 

 
 

標籤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