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
【文/退休好幸福】400多年前,太魯閣族的祖先從奇萊山腳下的Turku Truwan,翻越奇萊山的北峰來到立霧溪上、中、下游的峽谷地區,開創了自己的家園;歷經4個世紀之後,這裡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太魯閣國家公園,那鬼斧神工的峽谷以及被蔭綠樹林覆蓋的山峰,帶有迷人奧妙的風采。
跟著計劃走 ▲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帖喇‧尤道(右一),參加花蓮民宿協會活動。
走過虹橋民宿老闆帖喇‧尤道(Teyra Yudaw),漢名為李季順,退休之前曾擔任過花蓮縣玉東國中校長及花崗國中、新城國中主任。
土地是我們的血,山林是我們的家 ▲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民宿庭園裡美麗的花朵。
帖喇‧尤道感概地說,從前太魯閣族被劃入於泰雅族底下,族人被隱藏在看不見的後臺,而失去自我。當正名運動通過後第2年,開始經營民宿,並以太魯閣族的傳統信仰「走過虹橋」來取名,對不同來住宿的旅客,訴說太魯閣族的歷史與文化;而民宿每一個房間,都使用太魯閣族命名,例如「拖博閣」(Tpuqu,太魯閣族語),代表太魯閣族的祖先,從奇萊山北峰蹲下來欣賞太平洋的美景;或是「閣樂比用」(Klbiyun),是太魯閣族語是瞇眼欣賞美景之意,族人從奇萊山峰遠眺東部的太平洋,晨曦照映在海面上閃亮耀眼,族人從山峰瞇眼欣賞太平洋上的美景,族語稱「瞇眼眺望」為Sklabi qmita,因此稱奇萊山為Klbiyun。
經營民宿後 成就感大增 ▲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帖喇‧尤道與家人同遊美國華盛頓州。
退休11年來,帖喇‧尤道除了民宿的經營外,同時也是花蓮縣觀光旅遊民宿協會的理事長,將花蓮的好、花蓮的美,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而每天早上,他都會趁著早餐時間,和客人聊天,說說太魯閣族的歷史文化,能夠回到自己的土地及族群盡一份心力,可說是遠比在教育界更有成就感。
走過虹橋 理想實現 太魯閣族中有一個傳說,只有勇敢地用生命保護土地與擅長編織的婦女,將來靈魂才可以越過彩虹橋,與祖靈相聚,否則會從橋上掉落橋下被大螃蟹吃掉。
▲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帖喇‧尤道(右一)與民宿協會的朋友們,一起到司馬庫斯遊玩。
或許,帖喇‧尤道現在正「走在彩虹橋」上,雖然每天都有想再次退休的念頭,但他也覺得,如果把做民宿當成是生活的話,就不算一種壓力。目前每個星期有2至3天,帖喇‧尤道會到民宿附近的教會,藉教會組織幫助一些弱勢家庭給予關懷,並擔任所屬的崇德村裡基督教「谷牧紀念教會」建堂委員會主席,帶動族人奉獻,協助興建完教堂,以太魯閣族傳統信仰、歷史、文化與基督信仰相互融合的設計理念,透過靜態建築發揮文化動態的功能,為太魯閣族文史注入新的生命力。
★帖喇‧尤道小檔案:
|
圖片與文字提供 | 退休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