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電視主牆面旁邊,保留部分空間給清玻為牆,戶外自然光從客廳就能以斜射角度進入琴室。
天然的最好!光線也是,當屋子裡滿溢陽光,生活在擁有最大日光量的家,人就會跟著神清氣爽、活力起來。很多人認為,空間裡一旦採光不良,屋子就沒救了,其實透過設計巧思,就能讓空間裡的光充滿生命力,不斷的穿梭流動。
善用自然光線讓室內擁有最大納光量的高手,豐聚設計的黃翊峰和李羽芝設計師表示,與其焦點放在空間的格局中打轉,不妨先將「創造自由穿梭流動感的光線」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當光線能夠順利進入屋內,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一個舒適、溫馨感的家,指日可待。
空間注入最大值的日光量
玻光穿透:鏤空、格柵、玻璃
像是視覺上擁有百分百穿透感的清玻璃,就相當適合用在家人共同使用的開放空間,以及光線不足的空間,做為門片或隔間面,將幾個區域進行視覺上的串連;茶玻、黑玻則比較適合局部使用,搭配異材質的裝飾,強調風格個性的展現。 ▲以活動夾紗玻璃拉門為門片,因為穿透,雙側納光解決了狹長書房的封閉壓迫感。
矮牆隔間取代整面櫃體牆
豐聚設計的李羽芝設計師就提到,可以考慮將大量收納的整座櫃體設計在靠牆處,中央處的隔間、過道盡量降低高度,一方面讓空間因為光線增加視覺層次感,同時光也能以平行之姿在空間橫向流動;另一方面,當隔間不封頂,室內燈光就能被「借光」,讓光的長度延伸到隔壁區域,發揮守望相助功能。尤其拉長後的光影因分布量不同,還能順勢鋪展出不同的情境氣氛。
像是鏡子,不僅我們熟知的放大空間功能,還能導引光線往內走,打亮狹長空間的中央處,兩側更能透過上述的玻璃和鏤空格柵等給予如十字路口的光線注入,一起集光,透過折射、反射和串連,讓光在室內順利的蜿蜒流轉,每個角落都是光的停留歇腳處!
|
彙整編輯 | Shannon
圖片提供 | 豐聚室內裝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