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買房子,但一看到令人咋舌的房價,再掂掂自己荷包,總覺得還缺了點勇氣。其實為了減輕購屋成本,已有不少購屋族群捨棄高價新成屋,轉而傾向購買中古屋,希望能讓成家夢想能更快一步達成。但問題來了!中古屋屋況多半不如新屋完美無瑕,無論格局或管線都有待重整,這對一般人可謂是燙手山芋,就怕接手了也不知該怎麼辦好! ▲中古屋只要精心整治並妥善設計、裝修,同樣可住出絕佳品味。
大家都曉得中古屋房價明顯較同區域的新屋低,加上舊社區多半享有完整生活機能與商圈服務,在不少熱門住宅區中新成屋供給量不足的情況下,中古屋更成為不少購屋族的優選標的。不過,如何將存留著別人居住習慣的房子變成自己的新居,除了做格局變動來符合新主人生活期待外,房屋現況的整修翻新則更像是為未來生活事先打好底,尤其是超過10年以上的中古屋,因自然老化作用使內部管線容易隱藏問題,若置之不理則可能在日後入住才逐漸爆發、成為夢靨。 ▲中古屋裝修較新屋更複雜,設計師需要更多工程經驗作為支撐。
針對這些看不見的裝修地雷,有豐富中古屋裝修經驗的昱承設計總監洪華山,特別受邀整理出中古屋的施工關鍵與注意事項,從事前觀察屋況到實際的工法提醒,完整披露出舊屋翻新的裝修重點,希望能提供屋主更多參考資訊。 Step1.房屋現況初步觀察
a.確認所在樓層:從樓層位置可以判斷屋內水壓是否需要加裝加壓馬達,一般大樓水塔都在建築物最上方,因此可以依公式算出每一樓層的水壓,再依屋主的廚房、衛浴用水情形來判斷要不要裝加壓馬達。簡單來說,與頂樓相距二層以上的樓層較不會有水壓不足的問題,但詳細情形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溝通,甚至計算家中總體用水設備才可確定。
Step2.與屋主討論需求及確認設計風格 ▲確認風格與需求,才能正確掌握設計方向。
無論是預售屋、新成屋或中古屋,每個設計案例均需要深度討論,但是新屋著重在既有空間中添加機能外,而中古屋則還要討論舊格局是否符合新主人需求,拆除與重建等於是二倍的工作量,而且舊設備幾乎都要換新、重購,新建材與設備規格也都得一一確認,有時比從零開始還要更複雜,也因此中古屋普遍較新成屋的裝修費用較高,主要是中古屋部分會產生拆除與地坪、隔間牆等基礎工程費用,不過相較於省下的房價價差仍划算許多。
談完中古屋裝修的前置作業,有關中古屋實際施作的裝修工序上應注意的施工細節,有興趣的粉絲網友可至昱承設計管家部落格續看下集。 |
撰 文 | 昱承室內設計
圖片提供 | 昱承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