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造居家風格中,有不少材質經常被大量使用,自遊空間設計工程劉國堯設計師挑選了石材、木質和玻璃,這三種最常被運用在空間中的材質為例,他表示,這三種材質在居家裝修中,幾乎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有趣的是,以「石材」為例,還能區分為大理石、文化石、洞石、板岩...各自擁有不同觸感、色澤、尺寸、紋理,帶給人的感受也大相逕庭。因此,劉國堯設計師依據自遊空間設計的真實個案分析,「同質」、「不同質」的材質運用,可以為居家帶來哪些風格上的驚喜。
Point 1:石材與磚的繽紛演繹 石材在空間裡的演出,基本上是可冷調、可溫潤,亦可華麗。
若將文化石、大理石材、洞石、馬賽克磚等等來一場大串聯,最後呈現的則是華麗之外的豐富石材語彙了。個案中充分運用石材來營造空間氣氛,白色文化石蘊含溫暖及自然感,而電視牆面的洞石,雖然也擁有天然感,但因光澤度較高,顯得有些冷度,這也是劉國堯設計師刻意選擇讓文化石牆,和柔軟皮質沙發在同一側相襯,然後與洞石隔牆互望的原因之一。
接著,黃色洞石延伸到吧檯餐廚區域,在吊燈微微映照下,藍紫色馬賽克磚升起一片璀璨小奢華,營造浪漫氛圍。劉設計師將石材的冷熱特性和深淺色做出層次調控,讓客餐廳被石材圍繞,卻能展現高低起伏的風情。而在另一個案中,白色文化石則化身鞋款展示區的主角,以木質層架和雙色地板跳色陪襯,展現活力粗獷感,是文化石獨撐大局的成功模式,與之前個案中的文化石角色,風格截然不同。
Point 2:木材質:深淺色與線條的交互蹲跳 在空間中,木質的深淺色和線條的設計,常常是決定氛圍的關鍵。
以深色為門拱,讓輪廓更為明顯,但若只有單一個深色框架,會顯得沉悶單調,因此劉國堯設計師以對稱手法設計出的白色玻璃展示櫃體,正好符合這個以古典為風格主軸的空間,從前方向端景處望,再以深淺的色調鋪陳,產生視覺上的律動風情。
如果希望營造人文情懷,深色木質書櫃可以是不錯的選擇,但最好能擁有不錯的戶外採光或光源,因為深色在陰暗空間會顯得毫無生氣,「人文味」容易趨於「老味」。
木格柵也是以類似手法創造禪味及知性,因其本身已有穿透性,因此受到的侷限就少了些,若能加強光影或帶入反射的材質來搭配,像是玻璃鏡面或拋光過的花式地坪,都能讓平實的木格柵擁有鮮明的新風貌。
Point 3:玻璃(鏡):百變亮眼的最佳主配角 玻璃在居家設計的使用上,以整體比例而論,比較不像商空佔據大幅比例,而是會以半搭配、半主角的方式呈現,而且為了讓玻璃看起來不至於過於單薄,因此配合風格,加入茶、灰、黑等顏色,或是順應風格,雷射雕刻、夾紗、霧面或與鏡面混搭等手法,變化多端。
因此,鏡面可說是玻璃的最佳夥伴,個案中的過道兩側為黑鏡門片,在視覺反射度上產生靜謐、高聳與深不可測的效果,但同時也要注意寬度,避免流於壓迫;同時要發揮鏡面反射的特性,光源的配置更顯重要。至於像是臥房這類舒眠放鬆空間,鏡面作為點綴即可,或是為了放大空間的穿透隔間使用,劉國堯設計師建議,不妨先從配角的角度出發,再逐步做出變化,同樣可以達到吸睛的搶眼指數。
▲主臥床頭櫃以黑色細線切割,中段鏤空則以黑鏡延伸,完成既要溫潤又不希望過於單調的睡眠空間。
|
彙整編輯 | Blinda
圖片提供 | 自遊空間設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