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編這樣朝九晚不只五的上班族,每周最期盼的就是休假在家,即便睡上一整天也覺得通體舒暢,但在家待久了也是會煩悶的,相信大家都有過暑假放久了,超級期待開學的時候!說到誰能真正做到足不出戶,除了家庭主婦之外,就是把家當成辦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SOHO族了!而一個要讓人成日的待在同一個空間中,居家的布置與氛圍營造不容小覷,除了要讓人提起工作幹勁,還要能夠紓壓休息,這樣兩種不同的生活氛圍,該如何切換?
下面小編找了5個讓人陶醉的SOHO族住家間辦公室,來瞧瞧讓人足不出戶的家該有哪些設計重點!
▍多工複合,小窩+辦公會議室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17坪空間,常見的客廳、書房、廚房整合的小坪數格局,M.Y. 室內設計利用複合空間的概念,於開放式的書房區塊延伸出辦公、會議的功能,提供收納與展示機能的前衛造型書櫃,滿足了辦公區的收納機能,創造出更加靈活的使用彈性。
▲空間機能分野,捨棄有形牆面的窒礙阻絕,利用加減法將收納展示牆成為空間焦點,透過傢俱配置明確定義機能分野。 ▲俐落簡潔的電視主牆,其實收納有投影布幕,滿足視聽需求;考量使用者生活的起居慣性,連結輕食吧檯組成的餐廚角落,有效發揮最大坪效利用。
▲通往私領域的廊道,如同「藝文走廊」般的情境醞釀,讓單調乏味的過道反而形成視覺聚焦。
▍日光露臺作伴 工作之餘隨時透透氣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30年頂樓老屋,變成了新婚夫妻的生活空間,橙澄設計試圖還原空間的原始面貌,將牆面全部打開以求通透開闊的場域視感;刻意加大開窗尺度,讓原先略顯不足的採光問題迎刃而解,得天獨厚的露台安排,在隨性自在中獨享一隅專屬愜意,提供屋主一個舒適寬敞的工作環境。
 ▲工作區,刻意加大尺度的開窗表現,打造開闊通透的明室格局。
 ▲藉由黑玻巧妙界定工作機能與輕食吧檯,詮釋無拘生活的輕鬆寫意。

▲日光露臺,令人神清氣爽的悠閒情境,沒想到竟然在家也能輕鬆擁有,藉由南方松的細心鋪排,自然溫暖俯拾即是!
▍繽紛色調紓壓,工作=生活 20坪的開放式空間,「工作融於生活」是本案的一大重點,烽雅空間美學設計團隊整合兩間臥室坪數,沿著不方正的牆壁規劃出工作段落,再以半高書櫃為界分,轉向成為床頭造型連結臥房、透明衛浴,讓長時間在家中工作的屋主,能同時享受居家的輕鬆與自在。
▲代表自然的綠色與日光交融,構築充滿休閒感的居家氛圍;女主人擁有大量書籍,設計團隊特別打造一處愜意的藏書角落。活動式黃色烤漆玻璃可以左右移動,還能兼具白板用途。
▲兩扇開窗,淡去傳統工作場合的封閉感。另外設計團隊沿著牆面訂製工作桌,讓不方正格局也能有合理的運用。以書櫃串接臥房與工作區,讓工作與生活有了完美整合。
▲書櫃轉向成為臥房床頭造型,檯面融入自由布置的小擺飾,活潑空間氣氛;以透明玻璃延展視野,增加空間的穿透感。
▍以開放的LOFT設計換取自由心境 崇尚自然純粹的Loft概念現代生活,捨棄繁複多餘的誇張裝飾,導入綠意窗景,營造窗明几淨的舒適工作環境,橙澄設計在機能分配、開闊視感以及自在無拘的居所格調間,找尋最合乎使用邏輯的完美平衡。
 ▲餐廳,以大尺度的開窗表現,引進自然純粹的幸福溫暖灑滿一室;加大沿面安排的書牆配置,散發出一絲書香與無拘愜意。
 ▲舒適清爽的空間配色,與工業風元素的復古家私搭襯,牆上屋主的精心收藏成為工作時的最佳良伴。
 ▲空間一隅,選取一面黑板作為牆面主題,佐以隨性塗鴉的心情點滴相襯。
▍活動式隔間,切換工作心情 60坪的老屋翻新案例,DK大企國際空間設計的謝啟明設計師,考量SOHO型態的寬廣工作室需求,以靈活使用的穿透式隔間區隔工作與生活場域,在權衡充足收納與空間感的呈現之間,納入一室幸福暖度;強調場域內涵的純粹舒適與人文內斂,刻意降低空間視感的彩度用色,工作時緊繃思緒藉此獲得充分的釋放轉圜。
 ▲得天獨厚的明亮採光,經由大面落地窗的銜接之下更顯場域純淨通透;在設計師精心安排的開闊格局中,納入一室幸福暖度。
 ▲書房,考量SOHO型態的工作室需求,權衡充足收納與空間的適切比例,創造夫妻兩人共同辦公的書房空間。  ▲整體刻意降低空間的彩度用色,讓緊繃思緒獲得充分的舒壓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