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DATA
▎小編看設計 屋齡二十二年的老屋,格局配置不盡人意,加上建築僅單面採光,挑高樓板遮住主要光源,使室內顯得陰暗狹小。空間夾縫求生,次臥和廚房被擠進昏暗低矮的樓板下方,不僅空間過小不好使用,機能也無法完全發揮。水水設計在規劃上相當注意細節,由於屋主是一名忙碌的媒體人,常把工作帶回家,平時又喜愛下廚,常有朋友來家裡聚會。於是將餐廳和廚房合併,把最大尺度留給常待的餐廚區,不僅同時滿足客廳、餐廳、廚房、收納……等日常需求,也坐擁開闊的河岸景觀視野,讓人忘記它只有7.5坪大小。 ▶設計重點 微型宅翻修術01 整合機能提升坪效 開放式餐廚區整合多項機能,除了作為烹飪和用餐場域,餐桌亦可轉換成書桌,方便屋主處理工作事務,兼具書房空間之用途。不受拘束的動線規劃,容納4人入座顯得綽綽有餘,成為假日好友聚會玩桌遊的最佳社交空間。四周環繞料理烹飪區和茶水區,使得廚房橫向擴充,讓小宅得以擁有舒適的下廚環境。
微型宅翻修術02 偷空間藏收納需求 由於錯層建築讓地坪高度不一,在餐廚區往客廳交接段落規劃踏階,利用每個踏階之間的高度落差,在內部規劃收納抽屜,拉開就能放置小型生活物件。餐桌順勢下沉往客廳延伸,桌腳挖空暗藏收納巧思,成為寵物貓砂區。原先位於樓梯下方的廚房,現在改造成儲藏室,擺放大型的日常用品,一舉滿足生活所需的收納量。
微型宅翻修術03 穿透感視覺再放大 以鏤空通透的設計元素,盡可能引入充足自然光,讓空間明亮產生舒適寬敞感。公領域減少隔間牆,搭配低矮的家具降低視覺重心,避免阻礙光線和視線的延伸。樓梯扶手採木格柵設計,形成鏤空的視覺效果,降低封閉壓迫感。臥室隔擋改以玻璃作為媒材,藉由穿透特性成功援引窗外自然光入室,大大增加空間採光量。
微型宅翻修術04 留白設計美型紓壓 由於空間不大,材質和色彩也極盡簡約,以免形成繁複厚重感。刻意不把空間填滿,大面積以白色鋪陳空間,搭配溫潤的木紋質感,注入新清的紓壓能量,帶來放大加乘的效果。
▎小編後記
|
撰 文 | Shannon
圖片提供 | 水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