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屋改造 住辦共享人文溫馨宅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相較過去,工作與生活的切分愈來愈模糊,近幾年因為疫情誕生的居家辦公更進一步加速兩者的混淆,其實透過設計劃分好空間領域,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切換便能夠更加流暢,確保生活品質與舒適。本案為屋齡30年的舊公寓,屋主夫婦本身從事傳教工作,為了希望能為教友提供舒適的聚會環境,期望將住家與工作場所結合為一。
首先,在空間規劃上,設計師將約30坪的空間一分為二,前側劃分為辦公區,後端則為住家區域,順著動線進入辦公區域,設計師在入口處安排了一個幾何造型的櫃檯,材質選用了溝槽板、實木鋼刷板以及安格拉珍珠白,為整體空間拉開一道充滿現代藝術氣息的起點,而天花板部分則保留建築原有的樸實自然,再將其刷上灰色調,讓整體空間裡的新舊得以完美融合,此外,壁面特意使用了水泥板加以搭配,乾淨清新的氣息,不論是來此開會、聚會還是做禮拜,都能猶如置身文青咖啡館般自在放鬆。
其中,為了滿足每週的禮拜團聚需求,設計師將屋內的樓下空間保留做為完整的聚會場所,可一次容納約60人,但由於空間本身樓高較低,加上外露的管線吊管容易造成視覺上的壓迫感,設計師反向運用天花板本身的高低落差,創造符合管線隱藏的層次設計,再搭配圓弧造型曲面,讓空間整體更加圓滿融洽。借力使力的設計創意也運用在其他細節處,像是櫃檯旁的吧台以及牧師辦公室的鐵件隔屏,都是將舊裝潢拆解後的元件再次賦予新生命,不僅是設計上的加分,也是回應屋主惜物的暖心展現。
腳步來到私領域,整體色系轉為暖色調性,讓人能迅速切換成回家的舒適模式。為了明確劃分辦公與私領域的氛圍,設計師透過木地板的色系選擇,進一步加強住家區域的暖意,同時保留了完整的玄關空間,即使下班後只須打開一道門返家,有一處停留轉換的短暫空檔,便能加深回到「家」的實感。
其實私領域空間僅有12坪,但設計師依然貼心規劃了完整的區域劃分,和室空間、獨立廚房以及用餐區等,另外也增設了原始空間裡沒有衛浴設備,確保實際生活使用上的功能性。視覺呈現上,沙發背牆的鏤空屏風設計,運用造型鐵件和長虹玻璃,區分空間的同時,視線能延續不阻隔,下方的收納櫃體設計,搭配烤金色材質,兼具實用與美感,為空間創造畫龍點睛的典雅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