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除了大片水池,入口處還有一道弧狀的清水混凝土牆,清楚劃分出裡外,牆上的方洞和折狀小徑引領人的視線與動線。(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Data
Architects:安藤忠雄
Location: 諾伊斯.德國
Completion:2004
混凝土是個極為普通的建築材料,安藤忠雄卻能將它發揮至極,但並非用來雕塑特殊形體,而是為了形塑空間,一種讓人心思得以沉澱的空間。位在德國杜塞道夫郊外的這座蘭根基金會美術館,主體建築是個混凝土造的長方體塊,外圍包覆一層玻璃廊道,戶外有水池、草坡和弧牆,幾個簡單的設施就能讓人感受遠離塵囂的素樸與純靜。
這裡原是北約組織的導彈基地,1993年廢除使用後,被附近一個占地20幾萬平方公尺的藝術公園主人Karl-Heinrich Muller所併購。Muller是德國的開發商,也是位藝術收藏家。他購置土地不單為了自己的收藏,更為了實現「扭轉被忽視的地球角落」的偉大夢想。1994年,安藤受Muller之邀,參與導彈基地再利用計畫。2001年,德國藝術收藏家Marianne Langen看中這項計畫,妥請安藤在導彈基地遺跡上,為她和丈夫的東洋美術及現代西洋美術收藏品建造一座美術館。
安藤將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劃分成「靜」和「動」兩種屬性;靜展示室為東洋美術而做,採用混凝土箱體外包一層玻璃廊的雙層構造。玻璃廊上空無一物,是個過渡空間,兩端設有簡易咖啡座,展品全置放在混凝土箱體內。長長的清水混凝土牆面,除了出入口,牆上沒有任何開窗,和玻璃廊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動展示室為現代西洋美術而做,同樣是混凝土箱體,但有一半嵌入地下。安藤巧妙地運用天窗,讓光線隨著時間不同穿梭在樓梯間、緩坡上、天花板縫裡,產生極精彩的光影變化。動展示室和靜展示室之間成45度角配置。
美術館外,除了大片水池,剩下就是草地和頂上的天空了。草地外圍有一段隆起的草坡是原來就有的,被保留下來。入口處有一道弧狀的清水混凝土牆,清楚劃分出裡外,牆上的方洞和折狀小徑引領人的視線與動線,小徑旁有幾棵排列整齊的樹。這都是些常見的設計元素,並非什麼耀眼的東西,但在安藤的編導下,無形中都滲進了參訪者的記憶裡。
▲安藤巧妙地運用天窗,讓光線隨著時間不同穿梭在樓梯間、緩坡上、天花板縫裡,產生極精彩的光影變化。(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主體建築是個混凝土造的長方體塊,外圍包覆一層玻璃廊道,戶外有水池、草坡和弧牆,簡單的設施讓人感受遠離塵囂的素樸與純靜。(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延伸閱讀:【解讀當代建築大師傑作】展現身處夢境的脫序自在感 西班牙里斯卡爾侯爵酒莊飯店
延伸閱讀:平田晃久在台最新俬建築│「義泰田境」 纏繞生命的自然建築 濃縮台北街頭四季況味
延伸閱讀:【解讀當代建築大師傑作】隈研吾找到不燃杉木 成功打造日本廣重美術館
出版社:原點出版
作者:簡照玲
彙整編輯:May
書名:解讀當代建築大師:5種性格,看懂當代建築的境界
圖文提供:原點出版
作者:簡照玲